这篇让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转发的中学作文,如何击中网友泪腺……
近日,湖南娄底
一篇初三学生的作文
让语文老师几度湿了眼眶
这篇题为《藏在罐子里的爱》的作文
出自学生龙睿熙之手
这位孩子用文字打开了一个尘封的罐子
那罐子里装的是糖
更是对去世奶奶的深切怀念
让批阅作文的童老师当场泪目

这篇作文究竟好在哪里?一起来看:
藏在罐子里的爱
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星星中学 龙睿熙
秋夜寒凉,月光朗照,夜空中倔强地闪着几点星光。我抬起头凝视着天上闪亮的星,想起我妈曾经在星空下和我说过:每个勤劳善良的人在死后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,守护着地上的人。幼小的我便在想:哪一颗会是奶奶呢?
(开篇即写到自己睹物思人的感受,氛围的营造极佳,“秋夜寒凉,月光朗照”一下就把那种宁静、孤独的意境铺垫出来了。妈妈和“我”说过的话,蕴含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生命的美好寄托,将个人的思念与永恒的星空联系在一起,提升了文章的格调和情感的张力。最后一句的疑问,既体现了年幼的“我”对奶奶真挚的情感,又自然地引出下文。)
星辰点点,月光流转,跨过了时间,照在了橱柜的罐子上。
那时的我还只有几岁大,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乡下。当时的我话都说不太利索,天天只知道往外跑,对外界的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,总是喜欢跟着大声嘎嘎的肥鸭绕着院子转。屋里的各种小东西都喜欢看一看,摸一摸,有时甚至还会用嘴尝一尝。
(运用倒叙的方式,将读者的视线一下子拉回到了多年前的光景。对童年时期的追忆,体现出“我”对美好时光和爷爷奶奶的留恋、不舍,描摹出质朴、美好的乡间生活。)
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,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,刺眼的阳光令人望而生畏。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院子里乱窜,一转头,又跑进了厨房看到了正在忙活着的奶奶。极度无聊的我看见旁边的橱柜上有一个罐子,我努力踮起脚,伸手想去拿,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差那么一点。奶奶好似背后也长了一双眼睛,看到了我头顶的罐子,也看到了我嘴角的口水。她水龙头都没关,扔下手上的东西就走了过来,在围裙上小心翼翼地擦干双手就把我抱到了旁边。这才转过身去拿罐子,拿着小勺子轻经舀了一勺放到了我的嘴里,入口时这种甜蜜的味道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大脑,于是我记住了这种白色小颗粒带来的快乐。后来奶奶每天都会给我吃一点,每次我都笑得非常开心,奶奶明明没有吃,却也和我一样开心。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,弥漫了整个屋子。
(这一段非常细节地讲述了“我”和奶奶的温馨生活,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——奶奶帮“我”拿罐子,给“我”喂糖吃,来展现“我”和奶奶相处时候的幸福、甜蜜。“奶奶明明没有吃,却也和我一样开心”这句朴实无华的话,仔细品读过后会发现,其实很打动人,在我们的生活中,也有不少类似的经历——长辈们总是将更多的爱倾注在后辈身上,全身心地托举后辈,他们的快乐不是来自自身,而来自后辈们的快乐。这是亲情最动人的地方,也是这一句话虽朴实却也容易引起共鸣的点。)
后来,我离开了老家,来到城里读书。也是在厨房里,我看见了一个差不多的罐子,里面也装满了白色的小颗粒。我欣喜地拿了一点尝了尝,好像尝到一样的甜就能回到和奶奶在一起的好时光。可是传到嘴里的却是一股苦味,这时我才明白什么是糖,什么又是盐。可是这时我已经无法向她撒娇要糖吃了。
(“糖盐混淆”是本文一处非常精妙的设计,既解开了“小时候吃的那罐东西到底是什么”的谜题,让读者恍然大悟——原来只是一罐白糖,又隐喻着“当亲人逝去,那份曾经承载着甜蜜的爱也渐渐淡去,露出了苦涩的真相”,品尝之前的欣喜与品尝之后的失落,很好地彰显了“我”的心境变化,传达出物是人非的错位感,具有较强的感染力。)
“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”今天乡下的月很圆,后山的土地和院子里的人沐浴着同样的月光。只是一层薄薄的土,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。
(诗句的引用,让结尾更加余韵悠长。哪怕隔了这么漫长的光阴,那种思念故人的心情也是相通的。月光还是从前的月光,可人已经不是从前的人了,这一层语义更深刻地传递出“物是人非”的概念,看似没有用大篇幅的笔墨表达自己对奶奶的情感,那种与亲人分别的无奈、悲痛,却蕴藏在了点滴里,正所谓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。)
总结: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以小见大,笔者省去了宏大叙事,选择了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的小事作为载体,举重若轻地让这件小事承载了关于亲情与失去的深沉主题。并且本文在叙事方面流畅自然,虽是倒叙,却不会让人觉得突兀,因为作者的情感是真挚的,并不追求那些流于表面的技巧,而只是想把这个亲情的故事娓娓道来,从字里行间,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奶奶埋藏在平淡表面下热烈的情感。
亲情是最爱我的奶奶已经化作一缕风。在晶莹的泪光中,我好像又看到了那佝偻的背影,站在纷飞的大雪中,站在沧桑的老树下,等待着她深爱的孙女……

亲情是看着爷爷虚弱的脸庞,那一道道皱纹变得如凿刻的刀痕般深邃,心里便一阵钝钝的疼。我只能陪着他,一起感受时间的流逝。亲情是让我明白,成长的代价就是不断失去。还来不及怀念,我的爷爷就如榕树叶般落入了尘土,但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地方为爷爷而留,在那里,也生长着一棵榕树,为我撑起了半边天。

亲情是让我明白,母亲是一棵树,大树下的世界里,常有阳光温柔的庇护,也遮蔽了风雨无数。儿时我在树上留下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印子,终是和树长在了一起。夹杂着泥灰的树的皮肤,皱巴而枯褐。岁月最是无情,将那些印记在树的身上刻得那么深,又那么痛。

“后来才知道,亲人的离世是一生的潮湿”,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。
社会热点